正文

第一章 传统经理人的迷思[3]2008-08-10 12:47: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yzrj/37461.html

分享到:

<错误11>纵容能力不足的人

    对有生产力的员工,我们有责任维持一个能助长他们成功的环境。留住一个拒绝自助的人,对整个团体有欠公平。

    <错误10>中,我们把管理的复杂性缩减成两项主要的挑战:使员工由入门的层次升至绩效水准,并且在它达到之后维持可接受的绩效。

    在训练员工的过程中,我奉劝你避免惩罚学习者。我还建议,在员工展示出期望的行为之前,绝对不可申斥他。观察真正成功的经理人的特征,你会毫无例外地发现:成功的经理人拒绝缺乏宽容能力的人。

如果我们变得漫不经心而且避重就轻,我们就会很轻易宽容没干好的工作。身为经理人,我们因为下列各原因而跌入此陷阱:

²       因为我们感觉需要得到爱,并且在办公室内寻求它。

²       因为我们希望,如果我们不去理会问题,它会自己消失。

²       因为我们缺乏意愿或能力去面对其他人。

需要得到爱:我们都感觉需要被爱。毫无疑问,没人能坚强独立得不需要别人喜欢他,不过经理人一定要在工作地点寻求尊重。一个绝对要得到爱的人将永远无法有效地执行工作。

停下来想想曾当过你上司的人。看看你是否能分辨出哪个人你觉得最像是有效的经理人。现在以一到十的分数评估他,其中一代表随和,十代表坚定。

几项研究显示,大部分人给最佳经理人大约七点九的评分,并且解释说:这些经理人坚定而公平。由坚定与公平的组合之中才会显示出员工的尊重。

当一位经理人容许对爱的需求盖过他的责任,他就变成一个软弱的人,对不可接受的行为视而不见,而且接受任何未产生绩效的藉口。他会这样做,因为他畏惧变成一个要求严格的监工。

 

<错误12>眼中只有超级巨星

    中等生产者并未被当成优胜者,而是被视为理所当然。他们的经理人假设他们知道自己成绩不错,但从未发给他们奖品。

    如果你把你那一行最顶尖的人全请到你公司去,那一年结束,还是只有一个人能挣得排行第一的位置。

    在你开始去想这些员工的平均表现会如此卓越时,我要报告你一个坏消息:你无法请到所有的顶尖好手,你也无法靠顶尖生产者建立公司内的任何部门。无论你的财力多雄厚,你的甄选能力多高强,或能运用各种关系,你的努力还是会失败。

为什么?因为这么多顶尖好手根本不存在,而且就算他们存在,也只有一个人能达到最巅峰位置,而其他的人得到的是“落选者”的头衔。不过很多经理人仍浪费大量时间,企图使他们成为历史头一位达成这项不可能任务的人。在此同时,他们不自觉地使中等(或稳定的)工作者受到挫折,而这些人才是任何成功机构的中坚。

所有赚钱的公司都把事业建立在良好可靠的中等生产者身上,外加少数超级明星。无论你考虑的是销售、公关或会计部门,如果你衡量工作人员的绩效,你会发现我这个说法的真实性。

我们常常未能适当表彰这一批组织中贡献最大的中坚人物。如果每位员工持续一致地表现出他的最高水准,无论从个人成就或团体工作成效来讲,他都有资格得到表扬,也需要得到表扬。

不过在一个典型的公司中,公司提供的任何表扬都落到少数精英级的明星头上。这在销售性机构尤其明显。整个团体的表现可能远远超过绩效水准,而且每个人可能都达到指定的业绩。可是顶尖生产者会碰上什么呢?他在年度销售会议上被表扬为该年度最佳推销人员,被请进总裁的俱乐部,赚到一大笔收入,获得一切由公司负担的双人旅游奖赏,还有一块银盾可以挂在办公室墙上。他绝对有资格获得这一切,而且公司也给了他。

形成公司利润能力基础的中等生产者又怎么样呢?他们全都达成指定业绩,但在大多数情况中,他们并未被当成优胜者,而是被视为理所当然。他们的经理人假设他们知道自己成绩不错,但从未发给他们奖品,因此这些员工觉得自己像是出卖劳力的牲口。薪水支票似乎不再令他们满足。他们渴求个人成就的奖励。

 

<错误13>企图操纵员工

    企业的领导人把恐惧感灌输到管理人员的心中,结果使企业界变成了原始森林,受惊吓的员工为了个人的生存,就在公司中拚命竞争。

    前几章仔细检讨了一系列的观念,它们形成成功管理的基础,避开一般管理上的错误。在讨论最后一个问题之前,容我检讨一下这些基本观念。

1.管理就是透过以及凭藉其他人自愿合作以达成预定目标的技巧。

2.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企业持续下去——即使我们没在现场也一样。

3.产生利润是使企业生存、为顾客提供服务、履行对员工的责任等的必要条件。

4.员工的成功与失败视其习惯而定。

5.在两个问题能获得正面回答之前员工不会尝试:我成功的机会为何?以自尊来衡量,我的价值定位于何处?

6.经理人的工作就是诱导员工表现适当行为。

7.为了影响员工的行为,我们无法只考虑到行为;我们一定要以员工的思考形态为处理对象。

8.管理是一桩劳心的工作,不是劳力的工作。

在这些观念中,我曾强调一个人的表现与他的思考方式(或他的态度)发生直接关联。身为经理人,我们可以改变员工的态度,但我们也一定要考虑影响这些工作人员时所使用的方法。良好的影响增加员工的自尊,使他们生产力增加;坏的影响会使员工感觉被操纵,对生产力有负面的影响。

当人际环境发生任何变化时,态度也随之改变。由于你是员工环境的一项重要因素,你采取的每一个行动对他们的态度都有影响。重新油漆办公室、改变薪资支付标准、调整你的生产线、变更工作形态:事先一定要衡量这类行动的可能冲击,因为这些对员工想法上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另一个改变想法的方式是利用知识、观念、教育及训练。这造成的影响远比条件或环境的改变持久,因为观念生根之后就有存在下去的倾向。每个人的基本信念总是经常浮现,对他的行动作出最后决定。

阅读(1102)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