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剩余定理与大衍求一术2006-11-05 15:27: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rickone/20016.html

分享到:

前面提到的‘中国剩余定理’是老外对我们中国古代数学家对同余理论作的贡献的肯定而命名的,其实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孙子算经》中的定理,二是这里所谫的‘大衍求一术’,但是总的来说,它是对一次同余式组的一类通用解法。

《孙子算经》中有物不知其数问题,它表示成现代数学形式是:

N=R1(Mod 3)
N=R2(Mod 5)
N=R3(Mod 7)

书中给出了这组方程的通解:

N=70R1+21R2+15R3-105P

并副上一首诗歌:

三人同行七十(70)稀,
五树梅花二一(21)枝。
七子团圆正半月(15),
除百零五(105)便得知。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算,书中未作任何说明,实际上这一问题还是未解决。真正从完整的计算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南宋时期的数学家秦九韶,在他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所谓‘大衍求一术’就是对这一问题的一般解法。

其实原理非常简单,拿前面的通式说明,为什么R1前的系数是70,用手算一下,它被5和7整除,但是被3除余1,也就是70=1 (mod 3),于是70R1=R1(mod 3),而对其它模为0,作成的和不影响其它的数,所以N是问题的解,可以从空间的角度理解,70,21,15就是那个通式方程组的基,随着R1,R2,R3取得不同,解都可以由他们的线性组合构成,而105是3,5,7的最小公倍数,即模他们都为0,是解的循环元。

而所谓的‘大衍求一术’就是求满足x=1(mod M1)且x|M2,x|M3...的x,方法是:先取(M2,M3,...Mk)的最小公倍数a,然后解方程ax=1(mod M1),那么ax就是我们要求的R1前的系数,整体思想就是这样的,而在秦九韶的方法中非常复杂,但是拿现代的眼光看,这个问题已经解决,即我们熟悉的欧几里德算法(->EUCLID算法与RSA)。不再赘述。

阅读(11827) | 评论(4)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load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