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CentOS SVN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转)(2011-12-12 22:03:00)
摘要:
一般centOS上已经有工具svn了 可以选择安装
查看是否安装了svn工具使用如下指令:
rpm -qa | grep subversion
如果已经安装了,则不需要下载包之类的安装了 直接使用就是 如果没有,则从头看起以下这篇转载的文章
安装了一下SVN服务器,本文没有与Apache整合,过程如下:
一,下载相关软件:
[root@youxia201 test]# wget http://subversion.tigris.org/downloads/subversion-1.6.1.tar.gz
[root@youxia201 test]# wget http://subversion.tigris.org/downloads/subversion-deps-1.6.1.tar.gz
二,安装及配置:
1,解压,要在同一个目录下:
[root@youxia201 opt]# tar -zxvf subversion-1.6.1.tar.gz
[root@youxia201 opt]# tar -zxvf subversion-deps-1.6.1.tar.gz
2,编译及安装:
[root@youxia201 subversion-1.6.1]#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svn/
[root@youxia201 subversion-1.6.1]# make && make install
3,把svn相关的命令添加到环境变量中:
[root@youxia201 subversion-1.6.1]# echo "export PATH=$PATH:/usr/local/svn/bin/" >> /etc/profile
[root@youxia201 subversion-1.6.1]# source /etc/profile
[root@youxia201 subversion-1.6.1]# svn
svn svnadmin svndumpfilter svnlook svnserve svnsync svnversion
三,建立测试仓库:
1 ,建立 SVN 的根目录,研发中心有多个项目部:
[roo......
gcc强制连接静态库和动态库(2011-11-16 15:17:00)
摘要:静态库混合动态库要加特殊指令:
gcc -g -lstdc++ -g -WI,-Bdynamic -L. -lxxx -WI,-Bstatic -L. -lxxx -o main main.cc......
CentOS下mysql远程连接的失败的解决方法(转)(2011-11-16 12:37:00)
摘要:mysql远程连接失败的解决方法(CentOS版)
(1)先将mysql服务停掉
# /etc/init.d/mysqld stop
(2)查看mysql配置文件
# vi /etc/my.cnf
特
别要留意其中的两项:bind_address和skip_networking,bind_address一定不能为127.0.0.1,否则只能在本
地连接,skip_networking一定不能出现,否则只接受unix socket而不能提供tcp
socket服务,建议将bind_address和skip_networking直接都注释掉。
=========
在my.cnf中添加bind_address
=========
(3)重启mysql服务
# /etc/init.d/mysqld start
(4)对用户授权,允许指定用户远程访问,最简单的方式是将mysql库中user表中的对应的用户的host设置为%,亦即允许该用户从任意ip远程访问
# mysql -u root -ppassword //进入mysql控制台
# mysql>use mysql;
# mysql>update user set host = '%' where user = 'root'; //这个命令执行错误时可略过
# mysql>flush privileges;
# mysql>select host, user from user; //检查‘%’ 是否插入到数据库中
#mysql>quit
(5)一般情况下此时就能满足远程访问的要求,但对于某些系统还需要检查防火墙设置,和ip访问策略,以防系统对网络访问的限制造成无法远程访问mysql
对于CentOS系统而言,最好检测iptables设置。具体步骤如下
5.1 暂停iptables服务
# service iptables stop
5.......
开机自动启动VSFTPD服务(转)(2011-11-16 10:06:00)
摘要:网上找到的,我用了第三种方法,正在验证过程,先收藏了!
其实我建议大家不要开机启动,我们在需要用的时候:service vsftpd
start 用完之后 service vsftpd stop
这样做会更安全,多一个服务多一个危险。
开机默认VSFTPD服务自动启动:
方法一:
[root@localhost etc]# chkconfig --list|grep vsftpd ( 查看情况)
vsftpd 0:off 1:off 2:off 3:off 4:off 5:off 6:off
[root@localhost etc]# chkconfig vsftpd on (执行ON设置)
方法二:
修改 /etc/rc.local , 把行/usr/local/sbin/vsftpd &
插入文件中,以实现开机自动启动。
方法三:
修改/etc/rc.local,加入/etc/rc.d/init.d/vsftpd start
又找到了一个,挺不错的:
11.2.2 启动和关闭Vsftpd
1.用命令行方式启动和停止
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中,通过命令行方式启动和停止Vsftpd服务可使用如下命令。
启动Vsftpd服务
其命令为:
# service vsftpd start
为 vsftpd 启动 vsftpd: [确定]
停止Vsftpd服务
停止Vsftpd服务的命令为:
# service vsftpd stop
关闭 vsftpd: [确定]
重新启动Vsftpd服务
重新启动Vsftpd服务的命令为:
# service vsftpd restart
关闭 vsftpd: [确定]
为 vsftpd 启动 vsftpd: [确定]
检查Vsftpd服务状态
可以采用以下命令检查Vsftpd服务的运行状态:
service vsftpd status
vsftpd (pid 3571) 正在运行...
也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实现相同的结果:
# /etc/init.d/vsftp......
CentOS开启telnet服务(转)(2011-11-15 17:24:00)
摘要:服务器:CentOS-5.1(192.168.1.87)
客户机:FC6(192.168.1.86) Windows XP(192.168.1.88)
虽然telnet的明文传输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现在基本上也被SSH来取代了,但是为了学习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好了,进入正题
实验名:telnet服务器配置
一、安装telnet软件包(通常要两个)。
1、 telnet-client (或 telnet),这个软件包提供的是 telnet 客户端程序;
2、是 telnet-server 软件包,这个才是真正的 Telnet server 软件包!
安装之前先检测是否这些软件包已安装,方法如下:
[root@linuxchao root]#rpm –qa |grep telnet
telnet-server-0.17-38.e15
如果没有检测到软件包,需要进行安装,CentOS服务器模式默认已安装了telnet软件包,但是服务器需要telnet-server软件包才行(安装
包在光盘内 也可在在网络上下载安装)
我的是硬盘安装的CentOS系统,所以会挂载硬盘分区之后再挂载镜像,光盘安装方法相似!
[root@linuxchao root]mount /dev/hda6 /mnt/da #da是我在/mnt下建立的目录,hda6分区为centos镜像所在
[root@linuxchao root]mount -t iso9660 -o loop /mnt/da/CentOS-5.1-i386-bin-DVD.iso /mnt/iso #iso目录也是我建的
[root@linuxchao root]cd /mnt/iso/CentOS #这个目录是rpm包所在的目录
[root@linuxchao root]rpm -ivh telnet-server-0.17-38.e15.rpm
上面就安装好......
CentO启动关闭和服务管理(转)(2011-11-15 16:57:00)
摘要:站时没有看过, 留个标记
CentOS启动顺序
1.当我们按下电源按钮,把电源投入到机器中后,
首先被启动执行的就是这个BIOS(BasicInput/Output System)程序。
BIOS的功能是......并且访问硬盘先头512Bit的MBR(Master Boot Record)。
2.经BIOS的控制,将MBR中的Boot Record调入内存中。
这里就要说说Linux的Boot程序了,Linux的Boot程序有GRUB和LILO,
而CentOS默认的Boot程序是GRUB。
3.通过Boot程序,访问硬盘中的Linux内核程序。
4.将内核程序调入内存中。
5.内核程序调用完成后,通过内核访问硬盘中将要用到的其他文件。
内核第一个执行的文件是/sbin/init,而这个文件的设置和定义文件是/etc/inittab这个文件,
也就是说/sbin/init按照/etc/inittab的定义来执行下一步的启动,
那我们就要看看/etc/inittab文件是怎么回事儿了。
[root@linux ~]# cat -n /etc/inittab
1 #
2 # inittab This file describes how the INIT process should set up
3 # the......
Linux中搭建vsftpd不能正常访问–vsftpd防火墙设置(转)(2011-11-15 16:54:00)
摘要:
一.权限导致vsftpd不能正常访问
安装vsftpd软件后,ftp默认的家目录为/var/ftp, 就是这个/var/ftp的权限设置错误导致的,这个目录的权限是不能打开所有权限的;是您运行了chmod 777 /var/ftp所致。
如下FTP用户的家目录是不能针对所有用户、用户组、其它用户组完全开放;
[root@localhost ~]# ls -ld /var/ftp
drwxrwxrwx 3 root root 4096 2009-03-23 /var/ftp 修正这个错误,应该用下面的办法;
[root@localhost ~]# chown root:root /var/ftp
[root@localhost ~]# chmod 755 /var/ftp
二.开启LINUX服务器防火墙后,不能正常登录。
常规设置在防火墙配置文件中添加21端口,还是不能正常访问到FTP服务器。
首先要了解概念;
FTP支持两种模式,一种方式叫做Standard (也就是 PORT方式,主动方式),一种是 Passive
(也就是PASV,被动方式)。 Standard模式 FTP的客户端发送 PORT 命令到FTP服务器。Passive模式FTP的客户端发送
PASV命令到 FTP Server。
PORT 和 PASV的简单区别如下:
Port模式FTP 客户端首先和FTP服务器的TCP
21端口建立连接,通过这个通道发送命令,客户端需要接收数据的时候在这个通道上发送PORT命令。
PORT命令包含了客户端用什么端口接收数据。在传送数据的时候,服务器端通过自己的TCP 20端口连接至客户端的指定端口发送数据。 FTP
server必须和客户端建立一个新的连接用来传送数据。
Passive模式在建立控制通道的时候和Standard模式类似,但建立连接后发送的不是Port命令,而是Pasv命令。FTP服务器收到
Pasv命令后,随机打开一个高端端口(端口号大于1024)并且通知客户端在这个端口上传送数据的请求,客户端连接FTP服务器此端口,然后FTP服务
器将通过这个端口进行数据的传送,这个时候FTP server不再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和客户端之间的连接。
因为IE浏览器默认使用的是Pa......
centos 开启防火墙(2011-11-15 16:52:00)
摘要:今天弄了
centos的ftp设置
开启防火墙端口: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21 -j ACCEPT
/etc/rc.d/init.d/iptables save
/etc/init.d/iptables restart
查看防火墙信息:
/etc/init.d/iptables status......
连接ftp时报cannot change directory(转)(2011-11-15 16:48:00)
摘要:问题:
今天发现linux下连接ftp时报500 OOPS: cannot change directory :/root
解决方法:
在终端输入命令:
setsebool ftpd_disable_trans 1
service vsftpd restart
就OK了!
setsebool ftpd_disable_trans 1
不好用
service vsftpd restart......
vsftpd cannot change directory(2011-11-15 16:47:00)
摘要:网上查来 setsebool -P ftpd_disable_trans 1,
但是执行的时候遇到这个问题 Could not change active booleans: Invalid boolean
setsebool -P allow_ftpd_full_acces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