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NET 窗体间传送数据方法谈 —— 迟来的补遗2007-05-07 03:16: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jzyray/25658.html

分享到:

其实这篇文章早就该写出来了。毕竟有关WinForm窗体间传送数据的帖子在.NET相关版面中相当有热度。

本人当初考虑起笔的时候,感觉这个东西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搞定的,毕竟方法甚多,要说清楚也不那么容易。其次呢,我这人并不勤于笔墨,更新最快的live space频率最高的时候也就一星期一篇而已。

现在仔细思量了一下,还是早点出的好。于是打算结合之前遇到的问题,稍微将解决思路一带。复杂的技术就不再细说,重点提供各位几种实用易上手的方法。

注:

  1. 本文中提到的方法可能会不定期补充,毕竟我不能保证一次性总结那么全面(更何况我一直不擅长总结~~,大家发现什么其它方法或者俺没说清楚的地方给俺说声)。
  2. 以下所有方法均基于两个普通窗体类Form1、Form2(实例对应f1、f2);如果没有专门说明,这两个类均位于同一程序集中。
  3. 传送的数据均以32位整型为例。
  4. 如果没有单独说明,就按照双向传送数据对待。
  5. 本文中提到的数据传送方法并不仅单单适用于窗体间数据传送,很多方法同样适用于更为宽泛的类数据传送。

方法一:静态变量法

  • 优点:发挥静态变量的优势,很少代码就能搞定。
  • 缺点:静态变量也容易导致多个窗体共同访问时出现混乱,并且在这两个窗体类的多个实例之间传递的时候不具有相互独立性。

Form1或者同一程序集的其它类中声明一个静态中间变量,如

    class Form1 : Form{
        ...
        public static int internalVar;    // 也可以是internal static
        ...
    }

 然后,Form1以及Form2的实例自然可以方便地访问Form1.internalVar这个中间变量了。

方法二:非静态变量法

  • 优点:独立性好。
  • 缺点:需要额外建立新变量。主动方要事先获得被动方的引用。

Form2中声明一个中间变量,如

    class Form2 : Form{
        ...
        public int internalVar;    // 也可以是internal
        ...
    }

然后主动方只要在传送前获得Form2的实例f2就可以访问f2.internalVar了。

方法三:Tag法

  • 优点:独立性好,不用额外建立新变量。
  • 缺点:主动方要事先获得被动方的引用。此外,Tag是Object类型,读取时需要强制类型转换。
  • 注:也可以充分利用其它类似属性来实现,不过Tag属性存在的目的就是数据暂存,具有数据中立的特点,何乐而不为呢。

主动方(可以是Form1实例,也可以是任何其它的实例)某个方法中:

    Form2 f2 = new Form2();      // 或者其它方式获得被动方引用
    // do something or not
    f2.Tag = data;                         // 传送数据,f2可以在这句代码之后使用该数据
    // do something or not
    string data = (int)f2.Tag;        // 接收数据,主动方可以在这句话之后使用该数据

这样,主动方就可以实现数据的接收和传送。

方法四:窗体所有关系法

  • 优点:具有很高的独立性。
  • 缺点:主动方要事先获得被动方的引用。本方法会建立窗体所有关系。有可能需要建立额外的变量。
  • 注:本法可以基于(非)静态变量法、Tag法等方法。

本例以Tag法为例(省几行代码^_^):

假定已经获得主动方Form2的实例引用f2,假定被动方是当前实例。

    f2.Owner = this;

然后,f2内部要想访问被动方的话,只需this.Owner即可获得被动方实例,从而f2内this.Owner.Tag即中间变量。

同样,Form.ShowDialog(Form owner)方法支持自动设定Owner,也可以类似设定窗体所有关系。

方法五:构造函数法(非Form引用)

  • 优点:具有很高的独立性。
  • 缺点:如果构造函数参数传递的不是引用类型变量,那么只能实现单向传送;此外,此法只能在实例初始化的时候传送。(静态构造函数类似)

被动方新建一个构造函数,如

    class Form2 : Form{
        public Form2(int data){
            // 将接收的data存储到实例中或者直接处理(单向)
        }
    }
    class Form2 : Form{
        public Form2(ReferenceType data){
            // 由于此处data是某种引用类型,所以主动方和被动方同时引用一个变量,所以是双向的
        }
    }

方法六:构造函数法(Form引用)

  • 注:本法基于非静态变量法、窗体所有关系法以及构造函数法(非Form引用)中双向传送类别。

被动方声明一个中间变量,如

    class Form1 : Form{
        ...
        public int internalVar;    // 也可以是internal
        ...
    }

主动方新建一个构造函数,如

    class Form2 : Form{
        public Form2(Form1 f1){
            // 获得了被动方Form1的实例引用
        }
    }

这样,主动方可以通过访问被动方实例f1.internalVar即可实现访问。

方法七:方法传送法

  • 优点:具有很高的独立性。逻辑功能上具有自身的意义。
  • 缺点:如果方法参数传递的不是引用类型变量,那么只能实现单向传送(除非该方法有传回数据用的返回值)。(静态方法类似)
  • 注:本法类似于构造函数法。

被动方新建一个成员方法,如

    class Form2 : Form{
        public void GetData(int data){
            // 将接收的data存储到实例中或者直接处理(单向)
        }
        public void GetData(ReferenceType data){
            // 由于此处data是某种引用类型,所以主动方和被动方同时引用一个变量,所以是双向的
        }
    }

方法八:Remoting法

  • 优点:可以跨程序集甚至跨域进行数据传送。
  • 缺点:代码量较大,实现机理较为复杂;程序集内部使用速度较慢。

本方法涉及内容较多,暂不进行讨论。有兴趣者可以参考.NET Remoting的相关资料。

方法九:WCF法

  • 优点:同Remoting法。提供简便的分布式通信方式。
  • 缺点:同Remoting法。此外,该方法仅适用于.NET 3.0平台。
  • 注:WCF是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的缩写,是.NET 3.0上的新一代分布式通信平台,有效地组织各类Windows平台之上的通信方式。

本方法涉及内容较多,暂不进行讨论。有兴趣者可以参考WCF的相关资料。

阅读(4025) | 评论(1)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load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