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教材的缺陷2007-08-10 00:14: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clever101/28358.html

分享到:

       

                     朱金灿

 

最近准备做一个高光谱找矿系统。做这个系统主要用到遥感图像处理方面的知识。现在想来大学学到的遥感知识纯粹是扯淡。现在我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遥感很形象,很有用,但是想想我们在大学里选修的那门遥感课:使用的是浙大的教材,里面介绍一堆枯燥的理论和难懂的数学公式。当时我看到一个书上一个数学名词:卷积,但是我很郁闷,因为我老是弄不清卷积是什么东东。虽然我当时选修了这门课,但是还是毫不犹豫地经常逃课,因为我实在受不了这门课的枯燥无味了。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想碰遥感了。到了公司还是冤家路窄地和要遥感打上交道:从事遥感图像处理,但也因此重新认识了遥感(虽然也不敢说就完全认识了遥感了,但是至少觉得它是有用的,可理解的,形象的)。遥感,顾名思义是说遥远地感知。一颗卫星围着地球转,拍摄地球,将地球信息以图像方式传回地球,所传回的图像就叫遥感图像。为什么要进行遥感图像处理?因为图像传回地球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会发生畸变,图像变得模糊,为方便人们浏览,就必须先进行图像处理。那么遥感有什么用呢?说实话在写这些话我没有看过遥感方面的科普书,但是我们依然能够想象遥感方面的应用。遥感从本质上说是为人类提供信息。比如在农业,大面积的稻田受到蝗虫灾害,但是你怎么知道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照传统的调查方法,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调查结果也不一定准确全面,有了遥感,一切都变得简单了,因为受蝗灾的植物和健康的植物所呈现的波谱特征是不一样的,因此只要让遥感这位伟大的摄影师给受灾区域拍上几张相片,一切就变得一目了然;又比如森林防火,一大片森林着火了,但是一时之间你如何判断着火面积和火灾蔓延趋势,利用遥感技术帮森林拍几张照片就知道了;又比如国防,你怎么侦察敌国的军事要地,过去派侦察机,但往往被别人打下来,还被别人谴责一通,说你侵犯他国领空。有了遥感,情况就不一样了,我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想拍什么就拍什么,而且无了侵犯他人领空之说……总之遥感是很有用的。说了遥感的应用你就大致可以猜到遥感图像处理的任务了,大致有两类:一是图像的优化,就是如何使人眼能更好识别整幅图像或图像的某个部分,因为受体是人眼,因此这类处理就有了一般性的特点;二是对图像的解译,所谓解译,就是对图像进行分析。为什么要进行解译?因为真实的信息往往是隐藏的。比如这次我做的高光谱找矿系统,其中的矿石蚀变信息就是隐藏的,又比如经过伪装的军事目标。只有经过解译才能把隐藏的信息挖掘出来。因为万事万物在波谱线上存在差异,因此图像处理也就有了专用处理的特点。我不敢说我上面说的关于遥感的观点就全部科学、严谨和准确,里面可能还有很多错误,因为我还不算是遥感领域的专家,但我自信我所说的比浙大教材生动多了。假如当初有人以这种方式跟我介绍遥感,我肯定不会对遥感产生厌恶感。我说这么多并非炫耀我的浅薄的遥感知识,而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人喜欢一个事物一般是因为它是有趣的有用的对人类是有意义的。假如知识都是板起面孔,摆出一大堆技术细节,那肯定会吓跑绝大数的学习者。我甚至认为给学生的教材不应是技术资料,技术资料追求的是严谨、科学和准确,教材的首要标准应是有趣,因此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愿意去了解其它的技术细节。郑渊洁就说过一句话:假如孩子碰到的第一本书是一本的有趣的书,那么即使以后他碰到的书不再有趣,他依然会去寻找书来读。我希望我们的教材都是有趣的书。

阅读(2976) | 评论(0)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暂无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