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两则2006-10-04 16:58:00

【评论】 【打印】 【字体: 】 本文链接:http://blog.pfan.cn/clever101/19033.html

分享到:

                             曹操是个好领导

       近读《三国演义》,对比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人,觉得曹操的领导才能最高。东汉末年诸侯混战之间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用人正当与否有很大关系的。我认为曹操之求才若渴,孙刘亦不及也。对比蜀魏吴三国的兴衰你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蜀国自失去诸葛亮便开始衰落,吴国自周瑜和鲁肃之后也开始走下坡路,而曹魏却由司马懿撑起了大旗,而司马懿却是由曹操发现的,这难道是偶然的吗?曹操真正做到了爱才如命,即使对敌将如关飞和赵云,他也不忍下杀手。正是曹操极其开明的用人政策,魏国一直处于人才鼎盛的兴旺时期,从而使得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直保持对蜀吴两国的攻势。至于诸葛亮的北伐,不过是以主动进攻求取生存的策略。

 

 

                              诸葛亮是个悲剧英雄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这样评论诸葛亮: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我看完全书也有这个感觉。但这个近妖的诸葛亮也打过不少败仗,六出祁山一无所获便是。我相信近妖的诸葛亮是知天命的,而北伐是逆天而行的。为何这样说?因为曹丕纵然比不上曹操,当个守成之君还是够资格的,司马懿足智多谋,堪当大用。而蜀国的刘禅比曹丕差了不止一截。从民心方面,诸侯混战,百姓普遍渴望安宁,主动挑器战争者必然背负骂名,况者诸葛亮进攻的是曹操多年经营的基地,民心不在诸葛亮一边。从经济方面,魏国幅员辽阔,土地肥沃,蜀国不及也。我相信诸葛亮也知道北伐很可能成为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圣人云:知其不可而为之。也因为这一点,使诸葛亮成为了一个悲剧英雄。

阅读(4522) | 评论(6)


版权声明:编程爱好者网站为此博客服务提供商,如本文牵涉到版权问题,编程爱好者网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版权问题请直接与本文作者联系解决。谢谢!

评论

load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请 登录 或者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