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设备枚举的数据传输过程
以下是一个程序枚举数据传输的全过程:
(1) 主机检测到有设备插上,总线复位
当设备与主机连接时,主机就会检测到一个连接条件,并且D+的数据线被拉至Vse以上2.5微秒(30个全速数据比特周期),主机就开始进行总线复位。
(2) 主机读取设备描述符
主机使用默认地址(地址0)读取设备描述符,在这里主机使用地址0对设备的设备描述符进行读取。由于PDIUSBD12的端点0的缓冲区只有16个字节,所以单片机就先发送16个字节的设备描述符。当主机接收到这16个字节的字符后,就认为真正有设备连接了,即发送1个0字节的数据包到设备作为状态应答。
(3) 地址分配
在地址分配阶段里,主机分配给设备一个地址。在以后的通信里设备就只对这个地址的信息作出应答。
(4) 主机从新的地址获取设备描述符
分配好了设备地址后,主机就从新的地址获取设备描述符。由于受PDIUSBD12芯片的限制,设备分2次把设备描述符经过端点0发送出去,第一次发送16个字节,第2次发送2个字节。最后主机发送0字节的数据包作为状态应答。
(5) 主机读取配置描述符
主机读取完设备描述符后就读取设备的配置描述符
(6) 读取描述符集合
主机除了读取设备描述符和配置描述符外,还要读取接口描述符和端口描述符。在这里主机使用再次读取配置的方法来读取配置描述符、接口描述符和端点描述符的集合。
(7) 设置配置
主机读取完描述符后,就需要对设备进行配置,使得设备从地址状态进入配置状态。
(8) 读取配置状态
主机设置完配置以后,设备即可使用。主机有时会对设备的配置状态进行读取。
(9) 读取接口状态
在配置完成后,主机会对接口的状态进行读取,这和读取配置一样也是可选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