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Linux 32位处理器下地址转换 (1)(2007-10-07 20:16:00)

摘要:Linux 32位处理器下地址转换     1.   物理地址结构 物理内存(主存)结构如下:   内存管理按页帧管理,一页大小一般在正常情况(PSE=0)下为4KB,     在LINUX系统中定义宏: #define page_size  4096 #define page _shift 12      由于线性地址只有4G(32b),所以最多只能直接映射4G的物理地址,然而实际的物理内存可能远比4G大,因此有限的线性地址如何去映射产生了问题?!           2.   线性地址 实际在Linux中线性地址以0XC000 0000(3G)为分界线做了如下划分:     小于3G的线性地址用户模式和内核模式下都能访问或使用,但3G以上的地址空间只能在内核模式下直接使用。而且对于内存的管理是由内核来负责的,并只使用第3G来完成。同时前896MB线性地址直接映射物理内存的前896MB,后128MB的线性地址用来动态映射剩余的物理地址,最终实现使用1G的线性地址来映射大于1G的物理内存。对于前896MB由于是用直接映射来实现,所以系统定义了一些宏来简单的实现地址的转换:   #define PAGE_OFFSET  0xC000 0000   Linear Address = __va(physical address ) = physical address + PAGE_OFFSET Physical Address = __pa(Linear address ) = Linear address - PAGE_OFFSET          对于后128MB线性地址到底映射到物理内存的那个位置,则需要建立一些映像关系,具体可分为:永久映射,临时映射和非连续性物理内存映射。 3.   物理页帧 实际对于物理内存的管理是按照页帧来管理的,由于页的大小是相同的,所......

阅读全文(3115) | 评论:2

什么是IA32 IA64 i386(2007-09-14 10:06:00)

摘要:IA32 : 32 bits Intel Architecture (32位带宽Intel构架)
IA64 : 64 bits Intel Architecture (64位带宽Intel构架)

i386 : Intel 386 ( 老的386机器,也泛指IA32体系的CPU)
i486 : Intel 486
i586 : Intel 586 ( Pentium ,K6 级别CPU )
i686 : Intel 686 ( Pentium II, Pentium III , Pentim 4, K7 级别CPU )

以上的86 也可以叫做 x86, 通称说 x86也是指 IA32构架CPU   引用自: http://www.linuxsir.org/bbs/printthread.php?p=732072......

阅读全文(4837) | 评论:0

计算机所有专业术语和英文缩略语(2007-08-06 20:58:00)

摘要:英文术语完全介绍
1、CPU
3DNow!(3D no waiting)
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算术逻辑单元)
AGU(Address Generation Units,地址产成单元)
BGA(Ball Grid Array,球状矩阵排列)
BHT(branch prediction table,分支预测表)
BPU(Branch Processing Unit,分支处理单元)
Brach Pediction(分支预测)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复杂指令集计算机)
CLK(Clock Cycle,时钟周期)
COB(Cache on board,板上集成缓存)
COD(Cache on Die,芯片内集成缓存)
CPGA(Ceramic Pin Grid Array,陶瓷针型栅格阵列)
CPU(Center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Data Forwarding(数据前送)
Decode(指令解码)
DIB(Dual Independent Bus,双独立总线)
EC(Embedded Controller,嵌入式控制器)
Embedded Chips(嵌入式处理器)
EPIC(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de,并行指令代码)
FADD(Floationg Point Addition,浮点加)
FCPGA(Flip Chip Pin Grid Array,反转芯片针脚栅格阵列)
FDIV(Floationg Point Divide,浮点除)
FEMMS(Fast Entry/Exit Multimedia State,快速进入/退出多媒体状态)
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热欧姆转换)
FID(FID:Frequency identify,频率鉴别号码)
F......

阅读全文(3808) | 评论:0

[zt] CPU(2007-08-06 20:56:00)

摘要: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

1.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快1G的全美达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2G的Intel处理器。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 GHz 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约跟4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2.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说白了,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

3......

阅读全文(1518) | 评论:0

[zt] FLASH(2007-08-06 20:54:00)

摘要:简言之,nand由与非门逻辑设计,容量可以做的很大,价格比较便宜,但生产厂商不保证每一个数据块都能正常工作,有点类似于硬盘有坏区的概念。且nand需要有驱动支持。
nor由或非门逻辑设计而成,生产成本比较高,数据密度不太大,所以容量较小。但nor的每一个数据块都保证不会出错。nor挂在总线上,所以它可以像sram一样不需驱动而访问,所以程序代码可以直接在其中运行。 NOR和NAND是现在市场上两种主要的非易失闪存技术。Intel于1988年首先开发出NOR flash技术,彻底改变了原先由EPROM和EEPROM一统天下的局面。紧接着,1989年,东芝公司发表了NAND flash结构,强调降低每比特的成本,更高的性能,并且象磁盘一样可以通过接口轻松升级。但是经过了十多年之后,仍然有相当多的硬件工程师分不清NOR和NAND闪存。   相“flash存储器”经常可以与相“NOR存储器”互换使用。许多业内人士也搞不清楚NAND闪存技术相对于NOR技术的优越之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闪存只是用来存储少量的代码,这时NOR闪存更适合一些。而NAND则是高数据存储密度的理想解决方案。   NOR的特点是芯片内执行(XIP, eXecute In Place),这样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在flash闪存内运行,不必再把代码读到系统RAM中。 NOR的传输效率很高,在1~4MB的小容量时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但是很低的写入和擦除速度大大影响了它的性能。   NAND结构能提供极高的单元密度,可以达到高存储密度,并且写入和擦除的速度也很快。应用NAND的困难在于flash的管理和需要特殊的系统接口。   性能比较   flash闪存是非易失存储器,可以对称为块的存储器单元块进行擦写和再编程。任何flash器件的写入操作只能在空或已擦除的单元内进行,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在进行写入操作之前必须先执行擦除。NAND器件执行擦除操作是十分简单的,而NOR则要求在进行擦除前先要将目标块内所有的位都写为0。   由于擦除NOR器件时是以64~128KB的块进行的,执行一个写入/擦除操作的时间为5s,与此相反,擦除NAND器件是以8~32KB的块进行的,执行相同的操作最多只需要4ms。   执行擦除时块尺寸的不同进一步拉大了NOR和NADN之间的性能差距,统计表明,对于给定......

阅读全文(1647) | 评论:0

[zt] DDR(2007-08-06 20:54:00)

摘要:   
  严格的说DDR应该叫DDR SDRAM,人们习惯称为DDR,部分初学者也常看到DDR SDRAM,就认为是SDRAM。DDR SDRAM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缩写,是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意思。DDR内存是在SDRAM内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沿用SDRAM生产体系,因此对于内存厂商而言,只需对制造普通SDRAM的设备稍加改进,即可实现DDR内存的生产,可有效的降低成本。   SDRAM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传输一次数据,它是在时钟的上升期进行数据传输;而DDR内存则是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两次次数据,它能够在时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传输一次数据,因此称为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内存可以在与SDRAM相同的总线频率下达到更高的数据传输率。   与SDRAM相比:DDR运用了更先进的同步电路,使指定地址、数据的输送和输出主要步骤既独立执行,又保持与CPU完全同步;DDR使用了DLL(Delay Locked Loop,延时锁定回路提供一个数据滤波信号)技术,当数据有效时,存储控制器可使用这个数据滤波信号来精确定位数据,每16次输出一次,并重新同步来自不同存储器模块的数据。DDR本质上不需要提高时钟频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M的速度,它允许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读出数据,因而其速度是标准SDRA的两倍。   从外形体积上DDR与SDRAM相比差别并不大,他们具有同样的尺寸和同样的针脚距离。但DDR为184针脚,比SDRAM多出了16个针脚,主要包含了新的控制、时钟、电源和接地等信号。DDR内存采用的是支持2.5V电压的SSTL2标准,而不是SDRAM使用的3.3V电压的LVTTL标准。     DDR内存的频率可以用工作频率和等效频率两种方式表示,工作频率是内存颗粒实际的工作频率,但是由于DDR内存可以在脉冲的上升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因此传输数据的等效频率是工作频率的两倍。......

阅读全文(1646) | 评论:0

计算机感染病毒--窗口自动关闭现象支招(2007-07-23 10:50:00)

摘要:现象:打开窗口总被自动关闭,或在浏览器里输入杀毒相关网站也总被自动关闭,瑞星等无法安装或运行。当时重装了好几遍系统,但都由于装完打开了其他盘装工具软件,导致装完后又不好使折腾了好几遍. 提供一个自己解决问题的笨办法,以为大家节省时间:       (1)从新格式化C盘,然后安装系统,切勿打开其他盘,因为可能再次引发病毒;      (2)有正版的从光盘或优盘等安装瑞星,没有的话直接上网,到丁香鱼工作室下载到C盘上安装:http://www.luckfish.net/newdown.asp?downpath=rav/Rav19.32.52.rar&downtype=down.htm      (3)查杀病毒,选择“清除病毒”。     应该能搞定问题,我的系统已经运行好多天了,感觉还行,窗口自动关闭的现象没有再出现过。       比较简单,仅供大家应急参考,毕竟折腾系统太浪费时间,同时建议杀毒软件监控平时打开着,一些莫名其妙的注册统统拒绝,要不很容易又种招了。......

阅读全文(3459) | 评论:0

张国辉书法工作室书法培训长期招生(2007-06-16 22:34:00)

摘要:  张国辉书法工作室书法培训长期招生 咨询联系方式: 010-82404147                135 2104 6266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夏霖园        ......

阅读全文(2441) | 评论:0

[ZT]WiMAX与3G融合的思考-摘自宋俊德BLOG(2007-03-04 17:06:00)

摘要:  摘要:概述了WiMAX和3G技术发展现状,从市场定位、频率分配和IPR方面论述了WiMAX技术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直接融合的可行性,并从业务融合、网络融合和技术融合三个层次论述了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WiMAX TD-SCDMA 融合 1. 引言   近年来,3G与WiMAX是通信产业界最热门的两个话题。2004年,有关WiMAX与Wi-Fi、3G的关系问题曾引起众多争论,有人认为WiMAX将取代Wi-Fi地位,并威胁尚未普及的3G的实施。然而,在经历了技术与市场的洗礼后,越来越多的人们放弃了这种看法。   2005年,被誉为WiMAX的起跑年。截至目前,WiMAX论坛成员已突破400家。7月,官方认证测试实验室Cetecom在西班牙成立,开始接受WiMAX产品测试;11月初,有14个公司参加了WiMAX论坛在北京进行的系统测试。12月,提供了增强移动性支持的802.16e标准获得IEEE的批准,正式发布。韩国已经建立了全球首个移动WiMAX环境,并将在2006年率先建立移动WiMAX商用网络。同时,3G系统提供商也在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理念。在10月份的北京通信展上,众多的通信设备厂商推出了HSDPA系统。3GPP正在规划实施LTE(Long Term Evolution)计划,誓言将把3G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提高到100Mbps。2005年,3G阵营和WiMAX阵营的各种力量都在大踏步的前进,以竞争的态势形成了相互促进、齐头并进的局面。   纵观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异种网络融合无疑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多种接入方式并存融合可以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宽带网络的移动化和移动网络的宽带化是各自技术体系演进的方向。映射到实际系统上,典型系统分别为WiMAX系统和3G系统的融合发展。   TD-SCDMA系统是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并且与WiMAX系统同属TDD系统。相同的双工方式使二者在频段和关键技术的使用上有较多的可类比性。从现阶段两系统的发展来看,融合会对彼此带来显著的益处。   2. 融合的可行性   2.1. 互补的市场定位   3G系统旨在提供一个全覆盖、有质量保证的通信网络,可以提供语音和数据业务,数据传输速率最高2Mbps。3G网络定义包括核心网和接入网。而WiMAX系统致力于提......

阅读全文(2925) | 评论:0

[ZT]阿尔卡特:Wimax的应用将超过3G和Wi-Fi (2007-03-04 17:00:00)

摘要:3月16日消息,据电信基础设施厂商阿尔卡特的高级官员称,Wimax技术在未来几年里将超过3G或者Wi-Fi技术,成为全球运营商提高宽带网服务的优先选择。阿尔卡特菲律宾分公司总裁Herve Pourcine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Wimax是更可靠的宽带网基础设施,能够为菲律宾提供巨大的经济好处。 
  Pourcines解释说,Wimax是一种要成为无线通信手段的宽带网技术,3G是一种设法实现宽带网通信的无线技术。然而,由于3G的数据吞吐量比较低,3G不能满足某些高级应用的需求。
  Pourcines说,在同样的频率带宽条件下,Wimax的数据吞吐量一般可以达到每秒22MB,是具有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功能的3G网络数据吞吐量的二倍至四倍,并且能够在单元的边缘提供更好的带宽。一般来说,可以销售给用户的最高通信速率是:GSM/EDGE通信为每秒128KB,HSDPA通信为512KB至1MB,而Wimax可以达到每秒几MB。
  不过,Pourcines表示,Wimax是3G的一种“补充性”的技术,因为虽然Wimax会把重点放在宽带无线互联网接入方面,但是,Wimax对于语音服务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同样,对于那些不能普及VoIP和IPTV等传统通信服务的地区,Wimax将是家庭用户最后一公里的较好的替代技术。Pourcines说,WiMAX技术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它是目前惟一的具有全部IP功能的无线接入技术,能够在城市地区重新使用现有的2G/3G基站。WiMAX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的覆盖范围是大约1至2公里,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是15至30公里。
  阿尔卡特去年与Innove通信公司和英特尔菲律宾分公司合作在菲律宾甲米地测试预先认证的Wimax设备,以便大规模应用这种技术。
 
......

阅读全文(1992) | 评论:0